动态|百年建筑雷士德工学院修缮完毕,重焕光华

发布时间:2022-11-03 
 
 
穿越近百年的建筑,
而今有了历史的回响,
以及与未来的相遇。

在蓝天的掩映和绿树、草坪的包围中,经过修缮的雷士德工学院雄伟而不失优雅。

这座矗立了88年的优秀历史建筑,是哥特复兴和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的融合。从远处看,它像是在海上航行的轮船;从空中俯瞰,又像一架展开双翼的飞机。

在经过大半年整体修缮后,雷士德工学院于今秋10月重新焕发新生。据建设方北外滩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缮主要是对主楼进行修旧如故的保护、室内装修和环境整治提升,在消除现有结构安全隐患的同时,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和装饰特色。

项目竣工后,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将以“雷士德工学院”为载体,汇聚国际顶尖设计创新产学研用人才,搭建设计驱动的产业研发体系,开展广泛的设计创新国际交流和公共普及,通过跨学科、问题导向、全链路的设计创新培育新模式、新经济、新科技,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引擎。

穿越近百年的建筑,而今有了历史的回响,以及与未来的相遇。

/一份在上海滩引起震动的遗嘱    

据记载,雷士德工学院是按照英国工程师、地产商亨利·雷士德的遗嘱,用他的遗产创办的。 

雷士德是英国人,1840年出生于英格兰南安普敦。他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1867年,搭乘一艘货轮来到中国上海。他终身未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长期住在上海英侨总会的单身宿舍,生活非常节俭,穿的是破旧衣裳,上下班坚持步行或乘电车。

他毕生从事建筑工程和经营地产事业,富有人道主义精神。1926年5月24日,雷士德87岁逝世时,已是上海滩上屈指可数的富豪之一,其资产在250万至300万英镑之间。他立遗嘱,几乎捐出了全部遗产,在上海兴办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这份遗嘱公布以后,在上海滩引起了震动。

在他的遗嘱的第一节中写道:“在将近六十年中,我主要和永久的定居处一直在中国的上海,现在如此,以后也将如此。很久以前,我就选择中国作为我的户籍,目前就是这样……”雷士德认为他在上海度过一生并获得财富,去世后将其资产用于为上海人民造福是唯一正确和适度的选择。根据其遗嘱,他的全部遗产用来建立了“雷士德基金会”,主要支持建设和发展上海的文化事业,包括他特别提及的“捐赠建立能容纳300人以上的雷士德学校,对中外学生开放,特别对中国学生”,也就是后来的雷士德工学院。

雷士德基金会先后建造了一批学校、医院。1934年,坐落在东长治路505号,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雷士德工学院及附属中学的主楼落成启用。

雷士德工学院从1934年10月1日建成开学到1945年停办,前后延续时间仅10年,设立了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器工程等课程,是当年沪上除了交通大学外,唯一可以与圣约翰与沪江两大一流大学抗衡的工学院。从雷士德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只有5届学生,总学生人数不超过1000人,但是他们一致认为是雷士德学校给他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据他们回忆,学校的教育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采用讲课记笔记,而不是教科书的授课方式;另一特别地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

他们中有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懋祥,已故的原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陈占祥,国务院港澳办原主任鲁平,香港万邦集团董事长曹文锦,原世界银行高级技术教育专家沈星若,原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金辅耀,原日内瓦中国驻联合国大使钱嘉东,著名翻译家草婴等。

雷士德工学院1942年由日方接管,抗战胜利后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为招商局医务室、海运局职工医院。1955年,更名为上海海员医院。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时至今日,雷士德基金会依然存在,总部迁至伦敦。1975年起,基金会助学计划正式运行,用于资助留学英国,从事建筑学等领域的中国研究生,要求其学成后需返回中国,所学知识与技术将有益于中国人民。

/修缮现场就像一个考古现场     

雷士德工学院的建筑装饰考究,设备齐全。正中五层,两侧逐渐降低为四层、三层。平面为“丫”形,主入口为尖券门廊,顶部冠露肋穹顶塔楼。教室、宿舍、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馆、各种工场与实验室以及教师与学生食堂应有尽有。

修缮工程在尊重雷士德工学院历史与现状的同时,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保留了阶梯教室、大礼堂等重点部位的全部历史,从细节设计上呼应了历史建筑的文脉,使新旧建筑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修缮现场就像一个考古现场,会时不时挖到老物件。比如,这座建筑的楼板为特殊的密肋梁板,密肋梁间嵌入六孔砖填充。今人推测其做法是绑扎密肋梁钢筋时,整齐嵌入六孔空心砖,利用空心砖充当模板再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梁板。这样空心砖起到隔声隔热效果的同时,使密肋梁板板底平整,也有利于室内灵活分隔和换取较高的净高空间,一举多得。这种做法,在外滩29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中也运用过。

据项目设计负责人表示:“密肋梁板原来是有抹灰的,当因修缮加固剥除抹灰后,我们发现它们的结构非常有特色,所以修改了室内设计,把这些局部展示出来,展现1930年代这种有价值的工程技术。”

修缮上的难点,还在于材料的清洗、修缮、仿制和补配。外墙泰山砖、内墙釉面砖虽然在近代建筑中也较常用,但是到了清洗和补配,就都变成了量身定制,通过无数次试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外墙的水泥斩假石砌块,并不常见,补配需要湿作业纯手工制作,难度也就更大些。

为了尽可能保护和还原历史特色,工程人员特别辟出一间材料陈列室,几十种老建筑物料陈列在内,通过复刻比对,尽量保留最初的“模样”。

一楼的大门上镶嵌着圆规、天平、化学烧杯等图案,反映了雷士德工学院曾经的学科特点。这个大门的原件存放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修缮时通过复刻,1:1还原了大门的模样。

一楼大礼堂足有二层高,东西侧绿色的墙面下部设有红漆木护壁,设置了暖气龛。窗下的图案均为装饰艺术风格。大礼堂里的地坪和舞台,保留了历史原样的条木地板。二楼的阶梯教室里,室内黑板为上下提拉活动黑板,为1930年代原物,这在近代教育建筑中保存至今者也较少。

更让人感叹的是,整个建筑内部有上千块墙砖,每一块墙砖上的冰裂纹都是不同的,即便现在的工艺也很难做到。这些墙砖都经过清洗、打磨,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建筑的外立面上,一块1934年2月17日,由时任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博士和英国驻沪总领事John Brenan参与的奠基基石,也完好保留着。

如今,这个历史建筑的空间内创新性地设置了多功能厅、展厅、实践工坊以及一系列的研究室和工作室,共同聚力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打造创新转化的引擎。

建筑前方、约1600多平方米的雷士德公共绿地也进行了精心设计。以内向开敞的空间手法复原了中央弧形草坪,并保留了老银杏等大型乔木。在绿地中间,由研究院负责建设的现代雕塑兼具艺术和科技感,喻示着“雷士德工学院”已焕彩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院的首席运营官、世界设计组织(WDO)前主席Srini Srinivasan在今年上海抗击疫情的时候,从美国举家搬到上海。他很看好上海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他将作为研究院的领导团队助力发展北外滩的创新设计产业,把更多的设计理念融入城市文化和日常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来源:上观新闻

图片摄影:赖鑫琳、周楠

历史照片来源:话说上海(虹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