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2月17日,雷士德工学院发轫于国际主义理想与“工业救国”的初心,它办学不足十年,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是近代教育史上短暂又璨烂的一笔。89年后的今天,这幢匠心独具的优秀历史建筑被再次唤醒。传承历史文脉、赓续百年初心,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将在这里构建国际化的设计创新生态,拥抱科技前沿、聚拢产业能量,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为世界级的设计驱动式创新转化引擎。
1934年2月16日,雷士德工学院开工建造,次日举行了奠基典礼,由当时的英国驻沪总领事白利南爵士(Sir John Brenan, K.G.M.G)与教育部长王世杰共同安放基石。这座在当时引领前沿的建筑融合了哥特复兴和装饰艺术派风格,遵英国慈善家亨利·雷士德遗嘱,由雷士德基金会出资设计、建造。
1934年2月17日教育部长王世杰和英国驻沪领事Brenan
参加建筑奠基仪式
本次修缮中对奠基石进行了保护和清洗
左右滑动查看
雷士德工学院建造期间历史照片(1934)
1934年10月1日,学校竣工开学,全名为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及雷士德工艺专科学校(Lester 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设立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等课程。伦敦大学工学士、英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李赉博(Bertram Lillie)被任命为校长。
首任校长李赉博(Bertram Lillie)在校长室中
校长室中的壁炉现保存完好(摄影:SFAP)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军队强占了该学院;后虽在战争中经历了几次复校,雷士德工学院还是于1945年结束了短暂的办学生涯。除去战争中被迫关闭的时间,雷士德工学院正常办学甚至不足十年,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和领军人物,是近代教育史上短暂又璨烂的一笔。解放后,学校旧址先后为上海航务学院和上海海员医院使用,其后处于空置状态。
1994年,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
2021年末,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旗下“设计寰宇”生态平台应运而生,研究院与北外滩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设计寰宇”年度创意营精彩绽放,沉寂许久的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被再次点亮,并随着北外滩功能提升的全面起势,开启了系统性的修缮保护之旅。
2022年末,第二届“设计寰宇”暨北外滩国际创意节的热浪再涌,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正式入驻焕新后的雷士德,通过构建设计创新生态,聚拢激活产业能量,点燃迸发虹口创新创业的“核爆点”,打造世界级设计驱动式创新转化引擎。
2023年,我们再次庆祝这座优秀历史建筑的89岁生日,并共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