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7日盛大开幕的第二届“设计寰宇”创意营暨北外滩国际创意节上,“雷士德设计之夜”灯光秀华彩亮相,备受公众瞩目。这一重要环节由活动创意执行团队新绿墨(New Green Ink)策划并执行。
作为两届“设计寰宇”的创意执行方,新绿墨一直是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DIIS)的坚实合作伙伴之一。遵循设计寰宇的品牌理念,他们将“创新创意”融入了具体的执行细节,确保每次活动都给人带来惊喜。今天他们将为我们分享来自两届设计寰宇幕后的故事与思考。
“设计寰宇”的创意执行,通过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DIIS)作为主办方给予的创作空间,是一个鼓励天马行空的创意、令创作团队尽情发挥的舞台。
正因为如此,在整个过程中,新绿墨团队不断地自我提问,设置创作边界,为每一个创意寻找恰当的出发点和最有效益的执行方案。
我们始终认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创新、创意最重要的原则是回归问题的本质。
△ 首届设计寰宇活动前夜,创意团队在雷士德建筑内做投影测试
Why & Why Not?
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作为创意执行专业团队,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找不到足够有说服力的答案而放弃一个项目,我们常常因为找不到足够有说服力的答案而否定自己的一些创意。
在首届“设计寰宇”上,通过外立面灯光渲染的方式点亮了雷士德优秀历史建筑,为雷士德工学院修缮启动揭开帷幕。当今年再次受邀执行第二届设计寰宇的时候,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做一场灯光秀?
△ 2021年10月,创意团队在雷士德花园为首届活动建筑唤醒仪式做灯光测试,首次采用舞台灯光给建筑做外立面亮化
这个城市已经有太多灯光秀,如果人们还期待一场灯光秀,人们期待的是什么?如果设计寰宇还要做一场灯光秀,它应该是什么样?
而当我们确定要做一件事情,进入创意和执行的阶段,还会面对一些客观的限制因素,比如时间、成本、现有环境和条件……这个时候,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Why Not?
不轻易否定可能性,不被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风险吓退,“Why Not ?”帮助我们找到新的突破口,甚至一些好的创意恰恰是在看似极端的情况下不经意地产生。
2021年9月份我们第一次走进雷士德建筑的时候,它还是一座废弃的海员医院,没有水电,杂草蚊虫丛生,堆满了破败的家具。和想象中即将在这里落地的一场前沿设计创新创意营完全无法联系起来。
△ 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修缮前
但是当我们去了解这座建筑的历史和亨利·雷士德先生的故事,我们又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未来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的绝妙选址。它不单单是一个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项目,更令人期待的是跨越近百年的公益精神和社会使命的传承,将给上海这座城市的设计创新与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化学反应。
△ 具有88年历史的雷士德建筑位于虹口北外滩核心功能区
摆在眼前的Mission Impossible就变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挑战,像是这栋建筑提出的一个无声的考题,考验所有人的智慧和诚意。
So,Why Not !
经过虹口区政府、北外滩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工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历经21天的紧张作业,活动主办团队在DIIS首席顾问Aldo Cibic教授和发展规划总监张婕女士牵头下一道完成了整栋建筑的空间整治,包括垃圾清理、室内墙面修葺、清风除霉、部分建筑结构的临时保护,增加了临时的机电设施,整理出了一楼礼堂、两翼的TC教室和后花园,作为设计寰宇首场活动的落地空间。
光与灯光
最初我们并不能完全确定整个活动的空间会呈现出什么样子。
在一天天的整理过程中,这栋建筑逐渐露出它本来的面貌,展露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非常前沿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装饰工艺。
其中包括,在没有照明设备的情况下,我们每天看着自然光从各个角度投入建筑,在室内外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念:
重新审视我们的经验,通过创意去展现这个建筑的美,而不是一味掩盖它因年久失修而形成的瑕疵或者再造一些与这个空间格格不入的东西。
在新绿墨过往的项目中,对光的探索和运用一直是我们所热衷。
光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资源,光谱里有丰富的色彩和能量,不同的呈现方式又能够营造迥然不同的氛围。从一场活动的制作执行角度来讲,用光是一个既环保又有效的创意手法。
所以,在首届届设计寰宇现场,我们的灵感即是从窗口一束照进礼堂的自然光开始,通过舞美灯光、烛光等形式延展出创新讲堂、问题实验室工作坊、项目路演和结业派对不同场景所需要的氛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功能性出发去做减法,在这个历史建筑里,不盲目追求现代演播厅华丽炫目的科技美感。
即使是在斑驳粗糙的TC教室里,也只是通过少量的色彩去修饰,希望用光的语言提升空间的“温度”,调动大家用另外一种情绪和眼光去观察破旧的空间中那些充满故事的肌理。
回到今年的灯光秀。
经过一年紧锣密鼓的修缮,不同单位无数人的通力合作,雷士德工学院终于圆满竣工。继2021年完成品牌启动和首场活动发布后,本届“设计寰宇”也是DIIS跟随雷士德建筑焕新一同面向社会的首次整体公开亮相。
△ 修缮竣工的雷士德建筑和正式启用的DIIS数字艺术装置
未来,DIIS将以打造设计创新转化引擎为使命,致力于推进设计驱动式创新的公众科普、塑造世界一流设计研发能力、探索和实践设计创新转化机制、加强中国原创设计创新的国际化传播,驱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服务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四大品牌建设和产业创新。
因此,这一次的灯光秀不是一个“表演”,而是DIIS与“设计寰宇”面向公众的品牌表达。灯光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方式,“沟通”才是我们创意的核心。
表达与沟通
跳出“炫技”逻辑是回归问题本质的关键。
在创意过程中,我们经过论证放弃了目前市面上如3D mapping和AR、VR等更先进也更花哨的方案,因为这些技术最终只能满足近距离或少数人通过头戴设备来观赏。而我们认为整场活动,想要向公众传达的是:雷士德优秀历史建筑和DIIS已经准备好了,即将迎来更大的使命和未来图景。
因此,最终采用的是一些非常基本款的舞台灯光,如LEDpar灯、图案电脑灯、摇头电脑灯和光束灯等共计236盏,分布在整栋建筑的每一个房间和顶楼以及外围草坪上。
由于活动举办时间就在建筑验收之后的第二天,团队只有不到24小时的时间布光。活动前夜又遇上今年以来上海最冷的寒潮,灯光团队在户外零下5度的冰雨中等到凌晨2点雨停才得以开始测试,在活动当天早上7点天亮时分惊险地完成整场灯光秀的编程。
△ 活动当天凌晨,灯光秀编程测试现场
配合古典风格的音乐节奏,从室内开始到建筑本身,到外围面向社会开放的草坪、古树、DIIS的新地标——艺术家张周捷创作的动态数字艺术雕塑,通过不同层次的灯光变化,逐一展现。庄重温暖的色彩象征着鼓舞人心的学院精神,透过每一扇窗,将这栋建筑的辉煌历史与围绕DIIS的国际化创新社群在这里即将展开的全新篇章,凝聚成一个神圣的传承仪式和热烈的邀请。
△ 灯光秀现场,DIIS数字艺术雕塑跟随音乐与灯光的节奏,联动变幻出不同模式,阐述品牌理念的箴言随着"设计寰宇"的LOGO一同升上塔楼外墙,宣告雷士德建筑焕新与满载使命的DIIS全新起航
形式与内容
“学术精神”,是除了雷士德建筑之外,在整个“设计寰宇”项目里,我们最在意的东西,因为这是设计寰宇品牌成立以及所有人为之工作的初衷。它是我们探讨创意的过程中划分边界的标尺,时刻提醒我们不要落入创意人的自嗨或诚意不足的形式主义。
所有的一切都以服务内容、服务体验为出发点。
首届“设计寰宇”上,Aldo Cibic教授在礼堂中间策了一个椅子展览,收集了设计史上100多把经典椅子的原版,并作为现场观众的座位使用。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并参与到这场关于全新的设计创新范式的思考和讨论中。
我们没有采用礼堂原本居高临下的宽舞台,而是在观众席中设置了一个圆形小站台,拉近讲者与观众的距离,创造更平等更亲近的交流氛围。在形态各异的椅子博览会中,每个人都找到了最放松的姿态,进入开放与好奇的频道。
由于首届活动现场的供电系统是临时的,我们将礼堂入口处原本的概念装置——围棋棋盘改成了一个互动区,把黑白棋子定制成印有设计寰宇LOGO的圆形充电宝,解决了参加问题实验室工作坊的学员们两天里手机充电的刚需。
另外,每个问题实验室工作坊都需要租赁家具,不同议题也给了我们一些创意的灵感。例如为社区共创(community building)工作坊提供的家具就是街边大排档的火锅桌和红色塑料椅。看似廉价违和,但它们能令人联想到社区的烟火气息和每一个人最平凡最基本的需求。我们希望这样的反差带来的小惊喜能够为学员们提供一些共创的启发。
首届“设计寰宇”的结业派对也是雷士德建筑修缮启动的仪式,我们将派对地点选在后花园,就地取材,把现场施工的脚手架作为舞台,嘉宾们戴上安全帽点亮“寰宇”的圆形装置,宣布修缮工程启动。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意,但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旧物利用",没有额外需要废弃的道具制作物。
合作与探索
一年多以来,新绿墨有幸见证了雷士德历史建筑、“设计寰宇”和DIIS团队是如何把不同组织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们团结在一个共同的愿景之下,针对设计创新转化所涉及的议题和挑战展开合作与探索,作为参与团队之一,我们深受鼓舞。
△ 活动前期,与DIIS团队头脑风暴
△ 今年夏天,与DIIS张婕女士一同踏勘雷士德建筑修缮现场
尤其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DIIS团队对我们的信任,对设计、对创意的执着和尊重,以及开放包容的探索的勇气,都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能量和启发。
我们坚信,在一个具有情感认同和精神共鸣的场所,和一群纯粹热情的同道者在一起,一定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新绿墨执行团队:
创意总监:BENjamin 陈
设计总监:李捷
视觉传达:吕亚楠
灯光技术:戴力
项目统筹:郑雯
项目执行:侍子砚 花永辉
现场流程:吕亚楠 洪漫倩
摄像直播:CedricM Video
摄影:图凌工作室
撰文:洪漫倩
特别致谢:
虹口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
雷士德历史建筑修缮装修工程主要参建方:
上海北外滩(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TSC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联合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数字艺术雕塑创作方:
张周捷数字实验室
雷士德使用方、设计寰宇主办方及雕塑委托方: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
新绿墨
是一家品牌创意咨询公司。
致力于在具体的议题之下,
探讨品牌精神与创意对促成有效行动的积极效应。
我们好奇,
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光,
我们相信品牌的力量,
希望透过恰当的创意和合理的方案,
践行我们对创新、环保和美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