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遗产与记忆——了不起的雷士德与跨越百年的礼物”主题论坛及展览

发布时间:2023-06-15 
以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

北外滩集团联合

虹口区文旅局、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

新风天域和和睦家医疗以及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发起“遗产与记忆——

了不起的雷士德与跨越百年的礼物”

主题论坛及展览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

顺利举办

 

 

以纪念这位具有大爱情怀的

英籍地产商、慈善家

以及他留给上海医疗、教育和

慈善事业的珍贵遗产

快跟随我们一起感受现场时刻

 

 

 

 

遗产与记忆

聚焦老建筑的新生

 

主论坛以“遗产与记忆——了不起的雷士德与跨越百年的礼物”为主题,邀请雷士德研究学者、建筑修缮专家、产业运营方代表齐聚一堂,讲述雷士德与上海的不解情缘,进一步探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产业焕新话题。

 

虹口区副区长陈筱洁在致辞中表示,经过8个月修缮,焕然一新、重新亮相的雷士德工学院已成为北外滩的文化新地标。如今,雷士德工学院正汇聚国际顶尖的设计创新资源,致力于成为上海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她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常来雷士德做客,共同激活老建筑的新活力。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Qiao Shanghai《传奇的雷士德工学院》纪录片首映仪式,从多个角度还原了雷士德工学院的“前世今生”。

 

 

 

传承与探索

4位大咖多角度分享旧址新生

 
活动邀请四位主旨演讲嘉宾从雷士德其人、雷士德工学院办学、雷士德工学院修缮和雷士德医学院运营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和故事。

建筑师、土地勘测师、地产大王、慈善家、不婚无子、神秘低调、极其节俭、喜欢存钱……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主任记者乔争月从几个关键词娓娓道来雷士德的职业与生活特点。2009年,因建筑师陈占祥,她了解到雷士德工学院,并在世博会期间报道了雷士德工学院的故事,引起多方的关注。乔争月此后在撰写相关建筑书籍的过程中,发现雷士德留给上海的三大建筑,她也希望通过系列活动,与更多人一起挖掘这位慈善家的历史记忆。

徐汇区图书馆馆长、雷士德工学院研究学者房芸芳以她撰写的《遗产与记忆——雷士德、雷士德工学院和她的学生们》一书为基础,分享了她在推进雷士德工学院纪念展览与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她以“一场为了告别的相遇”“记忆是条河生生不息”为题,讲述雷士德工学院70周年时老校友们相聚的感人故事。明年是雷士德工学院建成90周年,房芸芳希望雷士德工学院焕新运营后,以文化教育的功能,以“未完待续”的状态,与更多市民朋友相遇,传播雷士德的大爱精神。

 

华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宿新宝在《面向未来的遗产——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保护设计与实践》演讲中,带领参与者全面了解了雷士德工学院这栋建筑的细节。通过老照片,宿新宝陪伴参与者体味百年哥特复兴建筑的魅力,感受当年工科院校建筑时的细节。上下提拉的黑板、壁炉、烟道改造……从进场的现状到后续的修缮过程,演讲呈现了建筑当年的设计特点以及最新的修缮细节。

 
除了雷士德工学院,雷士德医学院也是雷士德留给上海的重要历史遗产。现场,上海和睦家医院(静安院区)院长易长虹作为雷士德医学院修缮方的代表,分享了《雷士德医学院的前世今生:新风和睦家静安园区的展望》。通过历史原有格局与还原,后续会将雷士德医学院改造为现代医学殿堂,打造为上海医疗教育中心,在展陈空间融合雷士德医学院历史沉淀和品牌文化。据悉,6月9日将是在雷士德医学院修缮前的最后一次对外开放,期待市民前来了解历史、感受建筑。

 

思考与期待

探索历史建筑新活力

 
圆桌论坛环节在雷士德工学院的北外滩联合城市实验室举行。专家与嘉宾围绕历史建筑的传承及产业焕新主题,分享专业观点。

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作为主持人,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曹永康,北外滩集团总经理助理、运营总监陈之怡,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发展规划总监张婕,上海和睦家医院(静安院区)院长易长虹一道,从各自角度分析历史建筑的机遇与挑战。

 

曹永康教授表示,雷士德工学院被妥善利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们曾看到过大量没有被妥善利用的建筑还在被破坏。未来,这些历史建筑需要被关注、被修复。”陈之怡现场分享了北外滩集团在做好文化与历史建筑过程中的过程与思考。后续,团队将讲好雷士德故事,用好雷士德建筑,建好雷士德朋友圈。张婕作为雷士德工学院运营方代表,以AIGC活动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历史建筑内营造公共空间,促进跨界合作。易长虹在论坛中分享,后续雷士德医学院这一历史建筑将被妥善保护,和睦家也会做好各方合作,在发展和保护中找寻平衡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外,“遗产与记忆——了不起的雷士德与跨越百年的礼物”主题展览将在雷士德工学院一楼的北外滩联合城市实验室持续展出,展期预计为三个月。6月10日遗产日当天,雷士德工学院、雷士德医学院也将分时段对公众开放。